系统介绍:
集成“四气两尘(SO2、NO2、CO、O3、PM2.5、PM10)”智能型气体传感模块。采用泵吸式,即在仪器内部配置一个微型真空泵,使电源带动微型气泵对待测区域的气体进行抽气采样,气体先经过过滤器除尘除湿,然后经气体分流器一分为四进入不同的传感器进行检测,传感器所产生的信号等经处理后,同时保存数据且通过RS485串口送至数据中心;各气体检测互不影响,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
采用网格化治理模式,作用分为两大层面:
一方面,根据整个区域的空间布局、污染源分布状况,布设监测站点形成网格,对整个区域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实时监控区域的空气质量整体状况和变化趋势。
另一方面,对本地区某些敏感地带适当加大网格密度。比如对主要固定污染源、工业园区、道路交通、城乡“小散乱”污染重发区等排放源进行监控,科学评估区域内有组织、无组织排放源的污染排放状况及其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具体而言,在微观上,可实时监测污染源(如工地、工厂等)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及其对周边区域的扩散影响;在宏观上,可反映出整个区域的空气质量的动态变化。
为此,网格化监测数据应深挖和应用。网格化监测数据是多点位、高频率的三维时空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随着监测时间的推移,数据的积累,为进一步开展大数据分析和深度挖掘提供了数据基础。利用这些数据,可以开展很多科研和应用,包括污染起源解析、聚类分析等。
系统简介:
可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24小时自动连续监测。该系统由监测中心站、监测子站和云平台组成。其中环境空气监测子站包括采样系统、气体分析仪器、校准装置、气象系统、子站数据采集等。子站监测的数据通过多种通讯方式传送至环境监测中心站进行实时控制、数据管理及图表生成。
具有价格低、体积小、维护少、智能、准确等特点,适合大面积、网格化布点,密集化监测。空气质量传感器将监测的数据,通过无线通讯方式自动上传到大数据云平台,实现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智能监测、精准溯源的功能,应用于城市基础监测网格化建设和源监控(工厂、工业园、工地、港口、道路交通、散煤燃烧、“散乱污”企业、餐饮密集区域等),为城市管理者*掌握区域内污染分布状况提供准确数据支持。
产品特点:
1.结构设计合理,可同时监测气体参数和可吸入颗粒物、气象参数等,标配监测参数为PM2.5、PM10、NO2、SO2、O3、CO六项,俗称“四气两尘”
2.气体、颗粒物分两路采样,气体又单独分路进气,避免互相干扰,气体采样内置微型真空泵,反应时间比普通的扩散采集方式快1.5倍
3.采用进口高灵敏的传感器,响应速度快,分辨率高,线性好,检测下限可达ppb级,高温条件下稳定运行
4.采用液晶显示,可直观动态显示各种检测数据、仪器工作状态,提供全中文菜单和友好的人机对话界面
5.实现各类参数采集、自动上传网络平台,手机客户端实时查看数据
6.集成GPRS无线通讯技术,实时监测大气环境数据,成本低,适合网格化布点
7.可选配太阳能供电,实现太阳能、市电互补
8.可选配GPS定位,实现设备跟踪功能
9.性能稳定、准确度高、操作方便、易于维护,具有断电保护功能
10.精度高、性能。适用于户外和工业环境领域
监测技术:
(1)监测参数至少包括 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六个 参数和温度、湿度两个气象参数。
(2)PM2.5 测量要求: 测量范围:0~1000 μ g/m3; 检出限:≤10μ g/m3; 分辨率:≤1μ g/m3; 响应时间:≤60s;
(3)PM10 测量要求: 测量范围:0~1000μ g/m3; 检出限:≤10μ g/m3; 分辨率:≤1μ g/m3; 响应时间:≤60s;
(4)SO2 测量要求: 测量范围:0~500ppb; 检出限:≤5ppb; 分辨率:≤0.01ppb; 响应时间:≤60s;
(5)NO2 测量要求: 测量范围:0~500ppb; 检出限:≤5 ppb; 分辨率:≤0.01ppb; 响应时间:≤60s;
(6)CO 测量要求:测量范围:0~50ppm; 检出限:≤0.1ppm; 分辨率:≤0.1ppm; 响应时间:≤60s;
(7)O3 测量要求: 测量范围:0~500ppb; 检出限:≤5ppb; 分辨率:≤0.01ppb; 响应时间:≤60s。
(8)温度测量要求: 测量范围:-20~55 ℃; 分辨率:≤±1℃。
(9)湿度测量要求: 测量范围:5%~95%RH; 分辨率:≤±1%RH。
(10)供电方式要求:太阳能供电(12V),能在未外接电源时能连续使用 3-5天以上。